主产区各类粮企累计收购秋粮超1亿吨(经济新方位)

发布时间:2024-06-18 12:07:49 来源: sp20240618

  年末岁尾,秋粮全面进入收购高峰期。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预计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月23日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1亿吨,收购进度过半。分区域看,东北地区收购进度在四成左右,华北地区在五成左右,南方地区已接近尾声。

  丰收粮颗粒归仓。当前,各地收购工作组织有序、进展顺利。从市场看,今年秋粮收购总体呈现进度快、价格稳等特点,加工、储备、贸易等各类企业积极入市。秋粮上市以来,重要秋粮品种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

  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在山东济宁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14栋平房仓、10栋浅圆仓和3座储油罐有序坐落在京杭大运河河畔。一大早,来自济宁高新区、嘉祥县等地的玉米种植大户,就赶到这里售卖玉米。

  “今年物流园开展了集中秋粮收购,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收、储、运、销全流程服务,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好粮也能卖个好价。”济宁江北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莉说。

  秋粮占全年粮食总量的3/4,涉及品种多、覆盖地域广、时间跨度长,在粮食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今年入夏以来,多地遭遇极端天气,国家有关部门有序组织粮食收购,强化市场应急保供,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秋粮收购前,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印发通知,对抓好收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做了大量收购准备工作,扎实做好人员培训、仓容准备、资金筹措、运力协调等,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在秋粮收购中,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优化信息服务,加强收购政策宣传解读,适时组织发布粮食供求形势、价格变化及企业库点、收购进度、物流运输等情况。积极搭建粮食购销信息平台,为农民找买家,为企业找粮源,做好“牵线搭桥”文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秋粮收购要紧贴农民售粮需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采取更多接地气、易操作、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

  江苏淮安淮阴区高家堰镇粮食储备库近两年对原有仓容进行升级改造,配备了智能化远程监控,应用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储粮技术,实现科技储粮。“我们可以远程监测仓内粮堆温度、湿度等,根据粮情、天气情况等自动开闭通风窗,开启仓内空调进行控温储粮,保证储粮品质。”储备库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实施“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等,大力加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推进旧仓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粮仓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

  目前,全国标准粮食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的“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国有粮库普及应用。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1.8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4600万吨。控温、气调、害虫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正在由“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绿色优储、保质保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近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各地要切实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设施资源,及时向农民提供粮食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产后服务,帮助农民减损增收。针对近期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要求各地积极稳妥抓好秋粮收购,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合理利用烘干能力,优化收购现场服务,加大预约收购力度,切实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密不可分,收购工作做好了,保供稳价就有了粮源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收购工作就有了良好环境。秋粮收购期间,各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粮油市场动态变化,深入分析研判,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