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24-06-22 02:41:26 来源: sp20240622

  2023年7月16日,“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展期将持续到11月下旬。图为双年展展厅。   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摄

  观众在成都市美术馆拍摄展品。   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摄

  肖飞舸近照。   受访者供图

  近期,成都市美术馆举办的“2023成都双年展”自开幕以来,关注度一直很高,乘着成都大运会的“东风”,更让此展人气爆棚。在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看来,成都在一场场高质量展览中与世界文明对话,生动诠释了对外包容开放的艺术品格。

  肖飞舸在法国尼斯大学获得文化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后回国工作,在文化领域深耕多年。“让博物馆属于每一名观众”这一理念,鼓舞着她走过了十余年的文博从业之路。

  

  爱上文博事业

  早年间留学法国,巴黎深厚的城市艺术氛围给肖飞舸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得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天,巴黎大皇宫正展出维也纳分离派的展览。大雪纷飞,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观展热情。”肖飞舸说,那天许多观众撑着伞、端着热咖啡排队看展览的画面,让她感受到了公众对艺术的热爱。“从那刻起,我就期待着有一天,国内观众也会对艺术有这样的热情。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民族和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之一。”

  肖飞舸专业的细分方向是博物馆学。作为一个“博物馆迷”,读硕士的3年里,她在法国数百座博物馆里留下了足迹,用她的话说:“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留学经历也让肖飞舸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需要在自己的母语背景下,母语必须作为媒介才能真正形成对话。“那时国内的文化管理行业刚刚起步,如果回国从事这个行业,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或许能给国内的艺术氛围带去一些新东西。”她说。

  2006年,肖飞舸回国后参与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彼时,国内专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人员并不多。此后十余年,她一门心思扑在了文博事业上,先后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