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观澜:赣鄱大地上的“文化味儿”为何越来越浓?

发布时间:2024-06-10 06:12:00 来源: sp20240610

   中新网 南昌5月21日电 题:赣江观澜:赣鄱大地上的“文化味儿”为何越来越浓?

   中新网 记者 李韵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是历史人文渊源之地,也是文章节义之邦,涌现出了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文天祥、朱熹、汤显祖等一批文化名人。

  传承千年的江右文脉感召着一代代赣鄱儿女继往开来,在赣鄱大地上继续书写新的文化故事。江西自2019年以来,连续5年召开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赣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重、成色更足。

  历史底蕴丰厚,文物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国字山战国墓葬、景德镇乐平南窑唐代窑址……江西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

5月16日,江西南昌,一位身着马面裙的游客在拍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大量饼形金。 刘力鑫 摄

  “新时代十余年来,是江西文物事业投入多、发展快、成果大的时期,文物保护利用呈现出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江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该省文物普查和等级提升成效显著,同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据了解,江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28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3年的52处增至现在的160处,位列全国第14位。全省登记认定可移动文物超64万件,居全国第18位,其中,珍贵文物6.15万件,位列全国第14位。

  这些饱经沧桑又承载大量历史故事的文物遍布在江西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