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人民眼·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发布时间:2024-06-07 11:22:29 来源: sp20240607

  在山东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家长驻校办公活动”中,基础学部的学生家长在观摩课堂教学。   崔冬妮摄

  湖北黄梅县第五小学十里益海校区,体育教师带学生上篮球课。   吴 畏摄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教师给学生上思政课。   周邦静摄

  引子

  清晨,教学楼里书声琅琅,田径场上你追我赶,重庆市田家炳中学(B区)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

  该校原名重庆市四十七中学,位于九龙坡区相对偏远的华岩镇。过去,这里基础设施老旧,师资比较薄弱。2022年春季,学校通过一体化办学方式加入重庆市田家炳中学教育集团。集团总校派出管理团队、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提供部分经费翻新校舍,推动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在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度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中,这所学校获得一等奖。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公布,其中提出,“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促进校际间管理、教学、教研紧密融合,强化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实现集团内、学区内校际优质均衡”。

  集团化办学怎么办?师资力量怎样配置?校际如何实现优质均衡?记者前往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黄冈市、重庆市九龙坡区采访调研。

  

  办学联合

  强校带动弱校,名校带动新校

  “砰、砰、砰……”下午3点多,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五小学十里益海校区篮球场,20多名学生正在练习拍球。“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外缘触球。”老师陶新明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孩子们的动作,不时提醒技术要领。

  这里原是黄梅县濯港镇十里益海小学,一度设施落后、师资不足,如今校园环境大为改善,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也有了专职教师。

  2022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推动县域教联体建设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每个县(市、区)于2023年底前至少建设1个示范性教联体。黄梅县先行先试,早在2021年秋季便将原“濯港镇十里益海小学”纳入县第五小学统一管理,更名为“黄梅县第五小学十里益海校区”。

  “合并后两校就是‘一家人’,结成紧密的教育共同体。”从黄梅县第五小学副校长调任十里益海校区执行校长的吴畏介绍,县第五小学先后投入160余万元,为十里益海校区翻新教学楼、修整道路等,同时两校互派教师交流学习。

  陶新明就在县第五小学跟岗学习两年,带回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教联体支持下,我们校区目前已有两名专职体育老师。我们在课后托管时间开设社团课,为有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系统地开设篮球、足球课,引导帮助他们全面发展。”陶新明说。

  以强带弱,效果初显。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十里益海校区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过去,校区附近的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学校生源持续减少,到2021年只有270多人。如今,学生纷纷回流,去年秋季学期开学,学生数量已增至12个班507人。

  “通过推动县域教联体建设,实现一个教联体内人、财、物统一调配,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共享。”黄冈市教育局局长何兰田说,全市1081所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迄今已整合为167个教联体。

  强校带弱校,只是各地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中的一种。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人数不断上升,新建学校增加。区里积极推动“名校带新校”,立足“开办即优质”,将新建学校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

  去年9月,市北区居民王秀娥几经比较,选择了家门口的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作为儿子小升初的第一志愿。“学校当时虽然才办了两年,但作为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发展快,口碑好。”王秀娥说。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是市北区的一所名校,招生人数有限。2021年8月,在“名校带新校”模式下,新开办的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被明确为第二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

  “成员校的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均从总校派出,两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原副校长、第四实验初级中学校长蔺彦介绍,派出的教师须在总校担任过相关学科教研组组长、班主任等职务,教学经验丰富。

  2021年以来,青岛市新建94所学校,其中66所参与集团化办学。“这些优质新建校的崛起,有效增加了优质学位,不断满足区域内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罗东说。

  师资共享

  双向交流轮岗,政策保障激励

  周五放学,重庆市九龙坡区明诚育才学校教师侯瑶走出校门,乘坐公交,再转地铁,从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回到主城区,“虽然远了点,但学校门口就有公交车,比过去方便多了。”

  2023年秋季学期,侯瑶被重庆育才中学教育集团派到这里交流轮岗。刚来时,周边交通不方便。学校没有宿舍,教师只能在附近小区租房,增加了支出。

  了解到轮岗教师遇到的生活实际困难,重庆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和松多次带队到明诚育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