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领略南宋官窑瓷的美(侨界关注)

发布时间:2024-06-18 20:28:20 来源: sp20240618

72岁的新加坡归侨叶国珍说,自己这一生主要就做了一件事——“复活”数百年前的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

从18岁入行至今的54年里,叶国珍几乎整日与泥巴为伍,在火热的窑炉边度过了大半辈子时光。凭借一腔热血和无限执着,他成功恢复了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在陶瓷科学艺术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让更多人领略到南宋官窑瓷的美。

当青瓷遇上亚运会

一件清淡素雅的琮式瓶,让人一看便能联想到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一件线条优美的瓷觚,正是亚运颁奖花束的花器原型;多件瓷盘底部,排球、举重等运动项目的简笔画图样令人眼前一亮……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亚运村技术官员村文化小屋内的一面青瓷作品墙吸引人们不时驻足观赏。墙上的27件青瓷作品形态各异、釉色莹润,其中藏着不少与亚运相关的“妙笔”。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叶国珍及其团队是这批青瓷作品的制作者。“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这是杭州人民的一件盛事。我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为杭州亚运会献上一份贺礼。”叶国珍介绍,他和女儿叶佳星及团队成员历时两年,用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创作了 30多件蕴含亚运元素的青瓷作品,展列在亚运村的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和运动员村,向各国来宾展示南宋官窑瓷文化的魅力。

其中的琮式瓶寓意尤为深远。“琮是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内圆外方,有包容天下之意。宋代仿照玉琮,出现了青瓷琮式瓶,成为南宋官窑的经典器型之一。我希望借这件琮式瓶展现杭州敞开怀抱迎接亚洲各国运动员的开放与包容。”叶国珍说。

叶国珍已年逾古稀,但一提到杭州亚运会,他就干劲十足。从挑选原料,到配方过秤,再到出料把控,在亚运村展列的每一件青瓷作品,他都亲自经手、严格把关,确保件件是精品。

在亚运村开展的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期间,叶国珍每次都会亲自到场,与运动员们交流互动。“为什么瓷身有裂纹却能不漏水?”南宋官窑瓷独特的冰裂纹片勾起不少外国运动员的好奇心。叶国珍耐心讲解背后“门道”:“瓷器的厚釉之下是薄胎,釉和胎材料不同,膨胀系数有差异,在窑内1300摄氏度高温下烧造时内胎是没有裂纹的。”

叶国珍和叶佳星还在运动员村精心准备了素坯彩绘、碎瓷拼贴、瓷器修复等多项互动体验项目,手把手带外国运动员体验南宋官窑瓷制作的乐趣。

“杭州亚运会是一场体育盛典,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盛会。”ࡥ